- 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7:49 点击次数:53
参玉
由广大爱好者自制,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——全网唯一
1724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炎黄子孙喜欢和田玉由来已久,有人钟情于它的高洁,也有人痴迷于它的温润,更有人对美玉的刚毅坚忍深感志同道合。
当然,在茫茫人海之中,同样不乏深陷和田玉的神秘色彩,而不能自拔者。例如在我们的千古第一文学名著《红楼梦》里,作为线索事物,串联起整部作品的通灵宝玉。
展开剩余83%尽管版本众多,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吧,但其开篇都记述了,是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,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,遇到了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顽石。
见他凡心炽烈,便念咒书符,大展幻术,将之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,且又缩成了扇坠大小,投入到了俗世红尘之中。
争议仅在于,目前红学界普遍认为,这补天的顽石化成的,仅是贾宝玉出生时,口衔的那块通灵宝玉而已。但假使您放宽胸怀,想想总体的情节便不难发现。
贾宝玉、甄宝玉和这枚通灵宝玉,三者分明是互为镜像的一个整体。其间的关系近似于佛教中的法身、报身与化身。而神瑛侍者,仅是这块顽石下界渡劫之中的一世而已。
结合第二回中,冷子兴演说的“五彩晶莹”,以及第八回中宝姐姐见到的“大如雀卵,灿若明霞,莹润如酥,五色花纹缠护”其上刻“莫失莫忘,仙寿恒昌”。
背面刻“一除邪祟,二疗冤疾,三知祸福。”包括第三十五回中,莺儿准备打个络子,将通灵宝玉装起来,说宝钗说:“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,大红又犯了色”等描述。
我们不难推测出,所谓通灵宝玉,应当是一枚带有红皮的,刻字和田子玉。当然,此前参玉也曾屡次听商家们讲过,称贾宝玉戴的,是他们所售卖的翡翠,或者岫岩玉,甚至是寿山石等物。
一则古人对于玉,这个概念的认定极其的严苛。单称之为“玉”,就必然只是新疆的和田玉,绝无可能是其他的好看石头。
另一则,考虑到第三回以及第二十九回中,贾宝玉至少曾两次,狠命的摔过这枚通灵宝玉。可是这块玉石却并未出现任何残损情况。试问除了最顶级的致密子玉之外,还有哪一种材料,能够经受得起这样的撞击呢?
曹雪芹如此的创作绝非偶然,他为什么没有用瓷器、字画、青铜器,这些东西来替代这一角色呢?或者列位帮作家想一想,还有什么物质可以替换这个位置?
恐怕没有吧!由此也足可见得,和田玉之所以可以贯穿近万年的华夏文明。主要是因为他从神器到礼器,与文化缠绵共生,和人性相互映射。早就被历史浓缩成了文化的具象物。
在国人的灵魂深处,美玉琼瑶早就不再是外表华贵妖娆的珠宝而已。他已然有了性灵生命,只要略具前缘慧根的人,便会对其一见钟情,大生似曾相识之感。(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)
如果你也认同“参玉”这种,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,
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,
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,来加入我们。
发布于:河北省